báikǒng

白色恐怖



成语拼音:bái sè kǒng bù

成语注音:ㄅㄞˊ ㄙㄜˋ ㄎㄨㄥˇ ㄅㄨˋ

组成汉字:

成语解释:白:惨白。指反动派残酷镇压人民的恐怖气氛。

成语出处:鲁迅《且介亭杂文·关于新文字》:“然而他们却深知道新文字对于劳苦大众有利,所以在弥漫着白色恐怖的地方,这新文字是一定要受摧残的。”

成语例子:鲁迅先生对于白色恐怖毫不畏惧,一直把密信和文稿珍藏着。

成语正音:“色”,不能读作“shǎi”。

成语辨形:“怖”,不能写作“布”。

成语用法: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;形容极其恐怖的气氛。

成语感情:白色恐怖是中性词。

近义词:腥风血雨

反义词:红色风暴

英语:white terror

俄语:бéлый террóр

法语:terreur blanche

白色恐怖造句更多∨


1、在敌人的白色恐怖下,我们要更加谨慎努力地工作,才能完成党交给的营救狱中战友的任务。

2、革命者在敌人的白色恐怖中依然坚持战斗。

3、在那白色恐怖的年代,尽管反动派凶狠残暴,但也难以把革命者斩尽杀绝。

成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