丝路


拼音sī lù
注音ㄙ ㄌㄨˋ

繁体絲路
词性名词

词语解释

丝路[ sī lù ]

⒈  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:“杨子见逵路而哭之,为其可以南,可以北;墨子见练丝而泣之,为其可以黄,可以黑。”后因以“丝路”比喻世事无常、多变。

⒉  丝绸之路的省称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后因以“丝路”比喻世事无常、多变。

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:“杨子 见逵路而哭之,为其可以南,可以北; 墨子 见练丝而泣之,为其可以黄,可以黑。”
南朝 宋 谢瞻 《于安城答灵运》诗之四:“丝路有恒悲,矧迺在吾爱。”

⒉  丝绸之路的省称。参见“丝绸之路”。

如:丝路花雨。

国语辞典

丝路[ sī lù ]

⒈  古代欧、亚间陆路运输的主要路线。参见「丝道」条。

丝路造句

1、古楼兰又是古丝路上西出阳关的第一站,当年在这条交通线上是“使者相望于道”。

2、金刚怒目,菩萨低眉,你在红尘路上,丝路着锦,我在秋天深处,落笔成书。

3、这条丝路一直持续到咸丰朝,每年春季,车载马运,络绎于途。
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


成语组词


单字解释


其他相关

词语首拼